开都河畔勇向前 | |||||
| |||||
近日,霍尔古吐水电站地面厂房300吨桥机提前42天安装完成。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不仅标志着厂房主体安装工程进入快车道,更为后续发电机组的安装与检修奠定了坚实基础。 霍尔古吐水电站坐落于开都河中游,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是新疆能源建设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二等大(2)型工程,它的建设承载着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水电站的主体结构由首部枢纽、发电引水系统和地面厂房等核心建筑物构成,各部分协同运作,共同构筑起这座能源巨擘。其中,发电引水系统宛如水电站的“血管”,包含有压引水隧洞、调压室、压力钢(岔)管等关键建筑物,负责将开都河的水流平稳、高效地引入发电厂房,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地面主厂房作为水电站的“心脏”区域,更是汇聚了多项核心设备。厂房总长89.2米,宽 26米,从厂顶至建基面高达52米,内部空间宽敞宏大,为各类设备的安装与运行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厂房内精心布置了3台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每台机组的单机容量达到140兆瓦,强大的发电能力将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而刚刚安装完成的300吨桥机,正是点亮这颗“心脏”的关键钥匙。高达300吨的主钩起重能力,肩负起发电机本体、水轮机转轮等庞然大物以及所有辅助设备的精准吊装与未来检修重任。 安装筹备,精细规划 300吨桥机的顺利安装,离不开前期细致入微的筹备工作。项目部深知,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整个安装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就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与布置。 其中主厂房桥机的组拼、吊装及安装工作均在地面厂房安装间内进行,这里不仅空间充足,而且地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满足桥机安装过程中对场地承载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为安装工作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操作平台。 在安装过程中严格遵循厂房施工电源的整体规划,专门在安装间设置了二级电源柜,为桥式起重机的安装施工和试验提供专属电力支持。同时,计划在安装间桥式起重机轨道梁端头设置三级施工电源箱临时接入,作为桥机施工的直接电源,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安全,为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动力源泉”。设有实时、畅通的通讯渠道。同时明确规定,若出现通讯不畅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待通讯恢复正常后再继续作业,从制度上杜绝因沟通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 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保障人员与设备的顺畅进出,从最开始便规定人员均从主厂房布置于安装间下游侧的成品钢楼梯进入施工区域,既保证了人员行走的安全,又避免了与设备运输的相互干扰。而桥式起重机部件转运车辆则从进厂大门驶入,专门的运输通道确保了大型部件能够安全、高效地抵达安装现场。并且在主厂房桥机组装区域及桥机附件安装区域,配置了干粉灭火器,安全员时刻待命,为整个安装过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消防安全防线。 施工攻坚,如期完工 300吨桥机的安装工程自2025年7月5日正式启动,计划于8月18日完成,整个安装工期为45天。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项目部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术、顽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一一克服困难,确保了工程的如期完工。 霍尔古吐多年平均气温为8.7度,多年绝对最高气温达 38.5度,多年绝对最低气温则低至零下36.6度,巨大的温差对设备的安装精度和施工人员的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温天气下,设备容易膨胀,施工人员也面临着中暑的风险;而在低温环境中,设备可能会收缩,材料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施工难度显著增加,加上时常出现的强风天气不仅会影响吊装作业的安全性,还可能对已安装的部件造成损坏。这些水文气象因素都需要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时刻关注并做好应对措施,一切都给桥机安装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7月中旬清晨,刚到施工现场的技术员刘杰裹紧了外套,对着对讲机说道:“今天气温怎么突然降到9度了,昨天还 30多度呢,这温差也太大了。”起重班长林书文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新疆这天气就这样,跟小孩变脸似的。大家注意下,低温可能会影响螺栓的紧固性,等下安装桥架连接螺栓时,先用热风枪把螺栓加热到常温再操作。” 到了午后,太阳炙烤着厂房顶部,温度计显示已达43度。负责安装小车装置的 杨师傅抹了把脸上的汗,对身边的徒弟说:“这高温天,设备都烫得手不敢碰,咱们轮流去阴凉处歇会儿,别中暑了。” 徒弟点点头,指着一旁的降温物品说:“好的师傅,项目部早就给咱们备了藿香正气水和水,要是有不舒服咱们也得及时去喝。” 施工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与验收,“轨道安装的水平度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每米,大家再仔细检查一遍。”测量员小刘拿着全站仪,认真地对轨道进行测量。施工人员则拿着扳手,根据测量结果对轨道螺栓进行微调,确保轨道安装精度符合要求,轨道与基础的质量完全符合标准,为桥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组织专人对吊装区域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障碍物及时进行了移除或调整,吊装区域内的障碍物彻底清除,包括厂房内影响吊装的临时设施、管线等,确保吊装起重臂回转半径内无遮挡,为吊装作业创造了安全、畅通的空间。 在安装间内,专门设置了平整、坚实的拼装区域,面积不小于 200平方米,地面承载力不小于300千帕,用于桥架拼接、小车组装等工序。项目部专门对该区域的地面进行了加固处理,通过铺设钢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地面的承载能力,为部件的拼装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安装过程中,桥架拼接是个技术活。“这两段桥架对接偏差必须控制在5毫米以内,不然会影响后续运行。”技术员刘杰一边用水平仪测量,一边对施工人员说。焊工师傅戴着面罩,专注地进行焊接作业,火花四溅。焊完一段后,他摘下面罩说:“放心吧,这种高精度焊接我干了十几年了,保证没问题。” 此外,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风,让吊装作业被迫暂停。安全员王雄亮通过对讲机紧急通知:“现在风速已经达到8米每秒,超过吊装作业安全标准,所有人员立即停止吊装,检查已安装部件的固定情况。” 项目经理高明亮赶到现场后,看着被风吹得微微晃动的桥架,对众人说:“大家别慌,咱们先把桥架用缆风绳固定牢固,等风速降下来再继续。另外,让物资组把防风挡板赶紧运过来安装上,防止大风对设备造成损坏。” 经过全体建设者的日夜奋战,霍尔古吐水电站300吨桥机提前42天安装完成,这是项目建设征途上的关键一跃。它不仅为主厂房后续3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安装打开了高效、安全的吊装通道,更显著提升了未来电站运行期间重大设备的检修能力,为电站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开都河水奔涌不息,天山下建设热潮澎湃。霍尔古吐项目部的建设者们,正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铁军精神,向着机组安装、投产发电的目标全力冲刺。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