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步进!——引江补汉工程“江汉领航号”TBM始发纪实 | ||||||
| ||||||
2025年8月25日,国产最大直径敞开式TBM“江汉领航号”在项目团队的翘首以盼中,成功始发,它如同一头苏醒的钢铁巨兽,即将在地下深处开疆拓土。“江汉领航号”TBM直径11.93米,独头掘进18.35千米,其独头掘进长度为国内超长超大直径TBM之最。现服役于引江补汉土建1标项目,该标段由中国水电八局承建。 回首TBM从组装到步进,再到最终始发的历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凝聚着项目团队无数的心血与智慧。 来自“巨物”的挑战 2024年12月16日“江汉领航号”TBM完成出厂验收结束,便开始了长达半年设备消缺、整改工作。直到次年5月28日完成了出厂前最后检验,开启拆机发运工作,标志着引江补汉1标正式进入TBM施工新阶段。 TBM的组装是一项极其精细且复杂的工程,犹如搭建一座巨型的积木城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项目部高度重视,选派了TBM施工经验丰富的团队参与组装工作,同时还邀请了技术专家与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他们一手对照着详细的设计图,一手紧盯着身边的设备部件,力求每一个螺丝的拧紧、每一个部件的安装都做到严丝合缝。 在组装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着诸多困难。TBM设备的部件体积庞大、重量惊人,搬运和安装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例如,一个关键的大型部件重达数十吨,要将其精准地安装到指定位置,常规的吊装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要求。项目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定制的大型吊装设备——430吨桥式起重机。 27小时连续作战! 大型设备的进场与初步就位是组装成功的前提。早在5月31日,首批重达45吨的桥机构件抵达现场。然而,现场组装洞的道路宽度及洞内起吊最高作业空间只有10米,给吊装带来了巨大挑战。项目团队迅速响应落实,经过周密计算和方案优化,创新性地采用“空中接力转运+协同吊装”策略。 真正的攻坚战号角于6月15日清晨7时吹响。公司立即成立技术支持专班,由公司班子成员带头进驻项目进行帮扶,项目班子身先士卒,全程坚守在最前线指挥协调。在他们的带领下,白班与夜班精锐力量实现无缝衔接。通过提前安装降温风扇、配备防暑饮品等措施有效克服高温环境影响;同时按预定方案科学部署了一台150吨及一台200吨大型吊车协同作业:200吨吊车担当主力,负责主梁等超重部件的起吊、空中姿态调整和精确定位;150吨吊车则灵活配合,换气作业,进行部件辅助翻转、稳定及小吨位构件的吊装。 从6月15日晨光熹微到6月16日午前10时,整个组装洞内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与指挥口令交织。项目班子与全体安装团队废寝忘食,克服疲劳,紧盯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颗螺栓的紧固、每一次吊装的平稳。汗水浸透工装,专注凝聚目光,在连续奋战长达27个小时后,胜利的曙光终于到来——430吨桥机主体结构拼装圆满完成!核心的主梁和小车均一次吊装成功,精准就位!现场响起振奋人心的掌声,安装人员疲惫的表情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标志着这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角力的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设备随即转入紧张的接线与系统调试阶段。 毫米级的精准步进 TBM步进作业推进中,两项典型难题先后显现。一方面,长期承重的步进轨道出现磨损不均情况,轨道接缝处产生明显高低落差,导致TBM行走轮滚动时伴随强烈震动,不仅破坏设备运行稳定性,还使步进精度大幅下降,需频繁停机校准,整体推进节奏被严重打乱。另一方面,步进液压系统突发压力不稳定问题,主推进油缸供油时断时续,造成机身推进速度忽快忽慢,多次出现“突停”,既加剧了设备部件损耗,又进一步拖慢施工进程,工程推进陷入停滞。 面对困境,项目组迅速集结技术骨干与一线技工展开攻坚。针对轨道磨损问题,团队调用现有轨道打磨设备对受损路段进行平整处理,每完成一段打磨便用水平测量工具复核平整度,确保轨道衔接顺滑;对于液压系统故障,经验丰富的维修工拆解油缸控制阀,用专用清洗剂清除内部杂质,同时全面检查液压油管路密封性,及时更换老化部件。为追赶工期,团队实行轮班作业模式,同步推进轨道处理与设备调试。经过连续奋战,轨道震动问题彻底解决,液压系统恢复稳定供油,TBM步进精度与推进效率显著回升,工程重新回归既定推进节奏。 BIM技术攻克有限空间 在TBM始发前,项目团队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施工场地的限制。始发场地各种工序交叉进行,场地显得捉襟见肘。而盾构施工物料运输、管片吊装、出渣等作业又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开辟出足够的作业面,成为了摆在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罗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的项目技术团队充分发挥了BIM技术的优势。他们通过建立动态施工模型,对施工场地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布局。在模型中,对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台设备的摆放位置都进行了精确的模拟和分析,分阶段建设TBM施工场地,优先保障核心设备的站位空间。 对于后配套设备,团队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分体安装策略。将原本庞大的设备拆分成多个小型部件,分别进行安装和调试,然后再进行整体组装。这样不仅解决了场地空间不足的问题,还提高了设备安装的灵活性和效率。 TBM终克难关,迎来曙光 从TBM的组装到步进,再到始发前的准备工作,项目团队在每一个环节都遭遇了重重困难。然而,正是这些困难激发了团队的斗志和创造力,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一次次攻克了技术难题,战胜了恶劣的施工环境。 2025年8月25日,当TBM的刀盘缓缓转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欢呼雀跃。这一刻,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得到了回报。TBM的顺利始发,不仅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地下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水电八局自参建引江补汉工程以来,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竭尽全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江汉领航号”TBM的成功始发,标志着我国大直径长距离独头掘进在技术和实践领域迈上新台阶,具有新的里程碑式意义!下一步,水电八局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以数字孪生科技赋能工程建设,奋力把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五大”工程,为构建完善国家骨干水网、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