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纪明规守底线 凝心聚力抓落实

日期:2025-08-20 来源:深圳地铁15号线五工区 作者:尹程 字号:[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铁15号线五工区项目部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锻造队伍作风、提升治理效能的“第一工程”。项目党支部坚持“严”的主基调、“实”的硬要求,把作风建设融入岗位、工序与管理环节之中。一路走来,清朗的风气、务实的作风与昂扬的干劲交织成推进工程建设的坚实支撑。

以学铸魂:把纪律规矩转化为自觉行动

学习不是翻几页文件,而是让“应知应会”变成“愿知乐会”。深圳地铁15号线五工区项目党支部把学习教育融入生产组织,把课堂搬到施工一线:党支部书记潘孟君结合鲜活案例讲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何是工程管理的硬约束”,围绕“成本—质量—安全—进度”的关系强调“遵规即增效”;以“身边事”讲“身边课”,把抽象条款化为工作标尺。晨会上的十分钟“微学时”、关键节点前的廉洁提醒、周例会上对典型问题的复盘讨论,逐渐让大家形成共识——遵规守纪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岗位胜任力的一部分,更是把工程干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根本前提。

以查促严:让监督嵌入流程、直达现场

监督不能止于节日的“风头紧”,而要成为日常的“必选项”。上半年,项目部把监督链条前移,把廉洁风险点与业务流程同步梳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物资采购、分包管理、废旧物资处置等关键环节一一明确边界,责任到岗,执行留痕。纪检与经营、物资、履约、财务等部门协同把关,把“事后问责”转化为“事前提醒、事中纠偏”。监督也走到一线:突击检查着眼“帮纠偏”,谈心谈话聚焦岗位难题。监督与业务深度耦合,让制度更有刚性、管理更有温度。

以改见效:用制度化成果回应管理短板

查摆不是为了“列问题”,整改也不是为了“走过场”。项目部坚持立行立改,注重固化长效。针对“文多会频、流程冗长”,推行议题准入与限时会务,会议更聚焦、材料更精简;针对“用权不透明”,完善“阳光采购”和“分包比选”机制,关键环节留痕、关键数据公示,让规范成为习惯、透明成为常态;针对“日常消耗零散”的情况,推行无纸化办公,推行食堂按需配餐、办公用品按需领用,把节俭落到实处。每一项改变都在现场见效:文件薄了、审批快了、材料节约了,大家把更多精力回归到质量安全与施工组织。

以廉润心:让清风正气融入日常点滴

清廉的力量,往往来自点滴日常。项目部把廉洁教育延伸到食堂、宿舍和办公区:“把每一张票据当成工程质量的一部分”“节约从随手关灯关空调、节约用水开始”——这些简明提示成为每日提醒。早会前的十分钟微复盘,不讲大话,只对执行细节“过一遍”:报销是否规范、车辆使用是否登记、食堂用餐是否合规。大家逐渐感到,守规矩不是额外负担,而是把工作做稳的必需。项目部更注重把小事做实:台账自查如期完成,节前廉洁提醒如期到位,费用与用车清单及时公示,采购询价记录规范归档。看似平常,却稳定执行,成为现场有序的保障。

以行促干:把作风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如果说学习是“定盘星”,监督是“紧箍咒”,整改是“推进器”,那么作风建设转化为工程动能,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上半年,项目现场的管理秩序更高效:问题闭环更及时,跨专业协同更顺畅,节点组织更有章法。面对工序转换的“堵点”“卡点”,项目班子长期驻守一线蹲点,多部门同频协同,当场定责、当场交办、当场销项——“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氛围在现场蔚然成风。大家普遍感到,规矩更明了、办事更顺畅、心里更踏实,工程推进因此更稳、更快、更优。

把“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写进全年与常年。回望这半年,深圳地铁15号线五工区项目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文件里的要求”锤炼为“岗位上的自觉”,从“道理上的认同”转化为“流程里的惯性”。面向下半年,项目党支部将继续以问题为牵引、以制度为抓手、以文化为滋养,持续拧紧作风建设的“总阀门”,以清正之风护航项目高质量建设,以务实之举兑现对市民出行品质的庄重承诺。


【打印】 【关闭】